名家“特型画作”之“合作画”造假法辨识
出自: 发表时间:2009/4/1 8:35:29 点击率:3840
在艺术市场上我们经常会接触一些暑名某某名家的另类画作,我将其统称为“特型画作”。所谓“特型画作”,是指某名家在一种非正常创作状态下完成的或“全部”或“片断”作品,也可以说它是非常规画作。这类作品一般在当局名家一生全部作品中,所占比例不高,全国范围的鉴藏者多数对其基本面貌不熟悉,判真断伪的把握并不大,因此造假者就专造此类画作的假。“特型画作”常见的有合作画、主题性创作、课堂习作、课徒画稿或写生作品等几种类型,本文先说“合作画”的造假与辨识。 在书画界,功成名就的书画家免不了会受邀参加各种聚会,在盛情难却的情境下有时会与数人共同执笔合作着画出若干件作品。也有少数是在有心人的精心策划下,在不同时间段,挨“家”挨“户”慢慢续成一件“合作画”。总之,“合作画”是由数人“合成”的作品,名家们总是有的认真、有的带应付地,与每人或多或少(或兼题款)地各画一部分,最后画作被收归于施笔者以外的他人(多数都是这样)。从画作的表面状态看,“合作画”共计三点“与众不同”之处:一是作画者最少有两人,多的有三到五人甚至还不止,画作似有各种(不同)艺术风格相“聚会”和“交响”的意味,画作的题材和结构以“多”和“散”(名家独创的作品则相对会完整与严谨些)为明显特征;二是该类作品的尺幅多数偏大,基本都大于常规四尺宣纸一裁三的尺寸,适合做家居客厅或机构会所的大堂与会议室的布置;三是多数“合作画”作品的题款都会题写着像“某人与某人合作于某处”之类的字,给人以明确的“出处”信息,对造假与售伪有“便利”因素。 “合作画”的造假主要有二种“法术”,一种即选取母本一对一的克隆;另一种则不用母本,凭空仿制。前者的造假因冒充数位名家笔迹“有根有据”,成品相对会更接近实物(或真迹)一些;后者的造假由于脱离了具体的参照物,由一人(或一处)同时赝造具不同艺术风格的暑名名家笔迹,难度似乎要大一些。因此属后者作伪性质的赝作在市面上数量会更多些。 我曾于北方某拍卖行2004年秋季的拍卖会上目睹到图1这幅“合作画”,其暑名分别是南方名家陆俨少和北方名家许麟庐。从画上内容看好似陆俨少画了一大一小二块石头;许麟庐画了立在大块石头顶部的一只老鹰。说实在的,我对此画的疑心几乎是从“第一印象”便开始了。因图上存在着一个最“显眼”的问题让我不能不做设问:如果此画真的是由暑名的二位名家共同完成的,那他们怎么可能皆“视而不见”此画面右半边的“空洞无物”(像未完成状态),而将二处的题字各“倦缩”在画的左边际中部和下边际的中部?难道是施笔者都不懂作画构图的基本规律?不是的,答案就在我从另一家拍卖行图录中找到的图2上。此画才是地道的“合作画”,它事实上的合作者分别是南方名家陆俨少和北方名家许麟庐与何海霞。俨然是作伪人在克隆时采取删减内容的“相对克隆”方式,即删去母本中原何海霞画的松树内容,并将款识作了变动,终使疑伪画作出现了上述的“最大漏洞”。当然图1画面隐藏的“马脚”还有很多很多,好在有母本在场,我就不必再说多余的话了。殊不知大家知道否:真正的“合作画”绝大多数都是由数名家在即兴时“笔笔生发”的,故世间基本不可能有相近似的作品存在。 要成功辨识“合作画”作品的真伪,最需要做的“功课”当然是要熟悉每一位暑名者不同的艺术特质,此外对名家画作构图的基本法则及该类画作的章法特点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